联系方式 |
微信公众号:上海高复
|
复读信息
|
|||||||||||
|
|
复读文章
|
||||||||||
|
|
|
推荐:父母太勤劳,学生反而容易养成学习的惰性!
|
|||
| 发表时间:5/13/2022 点击:1058 | 返回 | ||
|
前言: 孩子背上书包了,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。有的家长总是忙忙碌碌跟在孩子身后,本事好意想帮忙,却不知这样反而会使孩子独立能力的养成带来不良的影响。 我们不难发现,不少的学生在刚入校时差距不大,但经历了一个学期,甚至是短短几个月之后,学生们的独立性差距开始逐渐增大。出现这样的情况,其实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家庭因素分不开。 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 早上催促学生起床,帮学生整理上课需要携带的书本以及材料。到了晚上陪他读书,检查作业,辅导功课。相信这一流程很多家长都经历过,许多学生也在家长不断地催促声中开始逐渐产生了一些逆反情绪,甚至有的学生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,不愿意去学校,想要独自一人。 家长们为学生忙前顾后,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“勤”,依然我行我素,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,家长们倒累得心力交瘁,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。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! 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长,家长能够做到的就是引导孩子少走弯路。但是弯路真的能够百分百避免吗?其实,学生们在自己的成长中更加愿意去探索,因此在家长眼中的弯路,却是不少学生眼中的“探险”。这也就是很多家长口中不听话的学生,总是要与家长反着做。 其实究其原因,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。由于父母太勤劳,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。家长们在学生的学习上过于操心,什么事情都自己承担了,留给学生的任务已经是非常次要的了,学生们就会逐渐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。 因为在他们心中,总会有人帮忙安排妥当,自己只要跟着走就行。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,久而久之,学生就会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。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得理解为“我学习不是为了自己,以为是为大人学的”,对家长们产生过度的依赖性。 长此下去,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、生活习惯,而好的习惯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,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,是培养健全、独立人格的保证。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,是互相牵制、相辅相成的。 大人勤了,孩子就懒了;大人“懒”了,孩子就勤了。 勤于帮孩子做事,甚至包办,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,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。要让学生们学会跳一跳摘果子。 让学生们先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他们自己统筹安排,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家长们平时又多辛苦。同时,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给与适当的表扬鼓励,再安排一些更加困难的事情,让学生的心中产生挑战的情绪。这样,激发学生的积极性,帮助学生迅速成长;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家长的不易。 最后,由于家长们的种种“懒”,促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、生活习惯。 在学习上,学生锻炼了时间的安排与规划,可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休闲时间;在为人处事上,能够更加拥有同理心,改掉了粗枝大叶、丢三落四的毛病;在日常生活上,遇到困难,能独立思考钻研,主动寻求解决办法。 可见,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,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,该懒的时候不妨懒一点,把操心和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。
|
|||
|
||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