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 |
微信公众号:上海高复
|
复读信息
|
|||||||||||
|
复读文章
|
||||||||||
|
上海考生大都想留沪读大学,多少分数的选择更划算
|
|||
发表时间:7/25/2019 点击:2332 | 返回 | ||
上海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——不愿报考外地院校。究其原因: 不少家长解释 -“上海资源好,选的大学差一点,但是毕业以后社交圈子都在上海-“怕同学自理能力不强,在外地读书,不放心!”-“毕业后就业还是要回上海,还不如一直在上海读书合适”……的确,作为国内一线城市上海的资源多、机会多,外省市考生还都拼命想考进来,上海考生白白放弃在沪读书的机会,起码要读一个比留上海更高层次的高校,这样的选择才有价值。我们排除考生特别钟情某所院校或专业的情况,仅从学校层次和社会知名度来分析,根据2018年普通批次高校录取情况,整理了同等的分数下,留上海和去外地,分别能上什么档次的院校。 560+的考生 去哪都行,有份任性! 如果考生的分数在560分以上,留在上海他可以选择同济、华师大、财大,如果分数再优秀一点,交大复旦也任君选择。如果去外地,除了来自C9联盟高校的橄榄枝,各985高校也“任君选择”,除了大学四年来回奔波不便,院校层次和上海高校无太大差别。 甚至如果光从“在沪就业”的角度来考虑的话,上海财经大学虽是211工程高校,但近年来分数一直赶超同济、华师大,尤其是其在财经专业的教育资源与能力国内均处领先未知,其就业情况可能比外地985还要好。 因此,对高分段考生来说,去哪都好,关键看自己喜欢。 520-560的考生 上海选择受限,外地天空海阔 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最易陷入“是在上海读211,还是去外地读985”的选择难题中: 华理、东华、上大等理工科高校;医科类的第二军医大;语言类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都可以作为备选。 如果考生愿意放弃“985&211”的名头,那么喜欢政法类的学生可以选择华政,与财大失之交臂的学生也可选择上外贸…… 如果只把目光立足在上海,除了理工类还有几所院校可供选择外,其他专业几乎是“别无他选”。
与此对比,同等分数段下外地985高校选择众多,其中不乏山大、川大、南开等这些本省最好的高校。如果学生未来打算考研或出国,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去985名校、想学文科不想学理科,去外地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。 502-520考生 无缘本地211,周边名校还有希望 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抱着“能在上海读211最好,上海读不了再考虑外地”的想法。520分以下的考生想在上海读个211是基本无望了,不过要是能去上理工、中医药、海事、上师大等本土较大规模的学校,未来找份好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。 当然,肯去外地的话选择面就更广了。不怕路远的话,西南交大,大连海事、郑州大学这类高校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,兰州大学甚至还是一所985高校,在当地也是尖子生们的梦想。如果还是想离家近些,钟情于江浙沪包邮区的话,南京农业大学,中国矿业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。 440-502的考生 想读名校,别怕路远 而在自招线以下的外地211,则多以东北、西北等地区为主了。而这一分数段的上海高校是以立信金融、上政、商学院为代表的原“二本”高校。 是否要选择外出读大学?关键取决于学生的个人生涯规划。未来还想继续学业,并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强,不怕吃苦的,出去闯闯还是不错的。至少从分数线的角度来看,能以低于自招线的分数读个211,绝对物超所值。 而在440之下,即使是外地也多是普通公办二本院校,极个别的211也多是新疆等偏远地区或农林类专业,对上海考生的吸引力有限,因此不再列入对比。 通过这样的对比,我们基本可以发现,对于一头一尾的同学来说,出去和留上海,就读的院校层次差不多。如果不考虑丰富孩子的历练和生活经验,仅从四年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来看,去外地是不是划算因人而异。 但对于中间段的学生,尤其是自招线上下的学生来说,如果未来有志于考研或出国,去外地读个985、211,总体来说是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学业规划的。如果未来只是想找份工作,建议优先考虑经济发达地区的热门专业,这样毕业后回来市场需求也大 |
|||
|
|||